学校主页|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合同管理系统|English

校内科研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内科研动态  »  正文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分析技术与材料”科研团队在化学顶级期刊JA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16.383)近日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分析技术与材料”封顺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方军教授和杨学明院士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Reveal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rown Ether Microsolvation Effect on the Gas-Phase Native-like Protein Structure” (DOI: 10.1021/jacs.2c11210)。论文共同一作为我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伶强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哲益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封顺教授和王方军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为第一和第二署名单位。

近年来,非变性质谱(nMS)被广泛应用于探索蛋白质的动态结构,但蛋白质从水相转换至气相时是否能够保持其高度有序的结构特征仍存在争议,如何使气相蛋白质结构更接近天然状态,仍然是nMS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冠醚(CE,18-冠-6)是一类含有多个氧−亚甲基结构单元的环状聚醚,同时也是一种阳离子螯合剂。本文利用这一结构特性,将CE与蛋白质作用后,联合nMS与193 nm紫外光解离(UVPD)技术,系统考察了电荷状态和CE络合对气相条件下类天然蛋白质结构的影响。通过研究蛋白质残基的光碎裂产率的变化,揭示了电荷和CE作用的特定位点和序列区域。结果表明,CE非共价附着在蛋白质的带电荷侧链上,可以通过侧链微溶剂化防止带电侧链在气相中与主链羰基形成氢键而塌陷到蛋白质主链上破坏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该发现为nMS高可靠性地研究蛋白动态结构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分析技术与材料科研团队近年来始终专注于生命健康领域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关注环境及食品安全和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致力于开发光(荧光)、电(电化学)、色(色谱)、质(质谱)、响应/分离/富集的新材料和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环境的检测、生命分析、药物/基因递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省部级基金等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 Am. Chem. Soc.,PNAS,Angew. Chem. Int. Edit.,Adv. Mater.,Adv. Sci.,Small,Biomaterials,Sci. China. Chem.,Anal. Chem.等国际顶级期刊。


附论文链接地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2c11210?re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