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教师: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校内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遴选65名左右全职在川工作的青年科技人才、企业科技人才、科技企业创业人才,单列一定指标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在川国省级大学科技园入驻科技企业人才,支持入选者围绕四川省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创新需求开展研究,推动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难题,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和应用项目,促进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支持经费及要求
科技厅支持每位入选者一次性资金20万元。支持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须按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
三、申报要求
1.科技创新人才申报人选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申报人应在省内企事业单位全职工作且目前在聘,以在川缴纳社保证明为准(不能提供的需说明原因并提供在川缴纳个税证明)。申报人一般应具有中国国籍,港澳台地区专家、取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专家,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项目实施周期应处于其聘用合同中规定的聘用期限内,以正式工作合同或协议为准。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女性科技人才申报年龄可放宽至1983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3)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以上”包含本数,下同),企业人才可适当放宽条件。
(4)已取得较高水平创新性成果或具有较大的创新发展潜力,在所在行业或领域创新意识强,业绩突出,研究领域引领带动作用明显。
(5)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重点前沿领域和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急需紧缺人才;对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科学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优先纳入支持范围。
2.科技创业人才申报人选应符合下列条件:
(1)运用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为企业主要创办者或实际控制人(为企业第一大个人股东,或法定代表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所在领域属于我省六大优势产业、“15+N”重点产业链领域。所创办领办的企业一般应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国省级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可不受此项条件限制。
(3)创办领办的企业应是2020年1月1日及以后在四川省内办理工商注册,拥有核心技术或合法知识产权。创办5年以上(2019年12月31日及以前注册)的企业,最近2年需连续盈利。
(4)企业具有较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开发的产品技术先进或服务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创办领办企业从事“卡脖子”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高精尖缺”类替代进口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人才,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四、申报推荐流程
(一)申报身份获取。
申报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202.61.89.120/),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申报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
(二)申报书填报。
申报书由申报人填写,申报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和上传附件,盖章页(推荐单位可不盖章)扫描后在线上传。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有关规定,不得通过申报系统填写和上传涉密内容,不允许将涉密材料部分遮挡后上传。
(三)申报单位审核。
申报单位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在推荐单位规定的截止时间前对申报书进行在线审核和提交。
(四)推荐单位审核提交。
推荐单位按要求完成网上审核和提交。不受理申报单位直接报送(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默认的申报单位即是推荐单位的除外)。
五、申报时限
请有意向申报的老师于2025年8月15日17:00前将附件《2025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申报书》(附件1)发送至重大办邮箱kjczdb@swjtu.edu.cn。根据限项要求,科研院将组织评审后择优推荐,逾期不予受理。
六、材料报送
申报书全程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填写,所有支撑材料原件扫描后作为附件在线上传。暂不提交申报书纸件,待申报项目立项公示后,另行通知报送。未立项项目无需报送纸件。
七、咨询方式
(一)报送联系人。
胡老师028-86720583 赵老师 028-86639019
(二)申报流程咨询。
杨老师028-86715358
(三)校内咨询。
陈开、魏春晖 028-66367279 13998937119 13308086055
附件:1.2025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申报书
2.附件材料参考清单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2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