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合同管理系统|English

科研通知

首页  »  历史数据  »  科研通知  »  正文

转]西南交大首席教授范平志博士当选IEEE会士

11月27日,科学网发布“14位中国大陆科学家新当选IEEE会士”名单,引起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范平志博士因在信号设计、无线通信应用等方面的杰出贡献(for contributions to signal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成功当选为IEEE Fellow。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在电气与电子工程、计算机与控制、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IEEE Fellow(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是该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享有崇高声望。

多年来,范平志教授在通信信号设计、信息与编码理论和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范平志教授为首提出的通信信号零相关区(ZCZ)和广义正交性(GO)理论,开辟了通信信号设计的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可广泛用于对抗多种无线通信干扰,降低通信系统实现复杂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范平志教授提出的广义正交性理论已应用于DVB-T2 数字视频广播国际标准(ETSI-TS-102-992),可有效地监测和修复信号传输问题;零相关区概念也进入无线通信国际标准(3GPP-TS36.211),用于指导信号先导码设计(Preamble Design)。著名的Barker码在通信同步系统具有重要应用,但是长度严重受限(码长大于13的Barker码至今未找到);范平志教授及其博士生于1999年获得了码长为100及以下具有最佳非周期自相关特性的二进制码。Valery P. Ipatov在其出版的专著(Wiley, 2005)中指出,从应用角度看,范平志教授得到的部分结果甚至优于Barker码性能,许多结果至今仍然最好(参见Nunn和Coxson 2008年在IEEE Trans-AES的论文, 之后没有新结果出现)。此外,范平志教授还提出了无碰撞区跳频码(NHZ)、Z-互补码(ZC)、低相关区(LCZ)等重要概念,所获得的相关结果、猜想和理论界,在国际刊物中被同行誉为Fan-Yuan-Tu猜想、Tang-Fan-Matsufuji理论界、Peng-Fan理论界等。

近年来,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下,范平志教授及其团队在高移动性无线通信研究领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并已取得丰硕成果。研究团队提出了移动自适应、移动性增益等新概念,并在高移动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快速切换、频偏估计、信道估计、多普勒分集、分布式天线、无线中继等方向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在国际学术服务方面,范平志教授担任了十余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或TPC主席,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客座总编辑、编辑或编委。他还作为创始主席,于2001年在成都创立了二年一次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IEEE和IEICE支持),即“信号设计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IWSDA)”(该会议去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明年将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2012年,范平志教授又牵头创立了每年一次的“高移动性无线通信国际会议(HMWC),迄今已举行了3次(IEEE VTS支持)。此外,他还在IEEE、IET、中国电子学会等学术组织担任多项职务,如IEEE VTS BJ分会创始主席、IEEE CDS创始主席、IEEE亚太区执委、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总部理事会成员、IET亚太区执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副主任等。在他的团队中,一批年轻学者也开始在国际学术界暂露头角,如现任IEEE CDS主席的郝莉教授,现任IEEE CD-ITS分会主席和副主席的唐小虎教授和马征教授,现任IEEE CD-VTS分会主席和副主席的方旭明教授和陈庆春教授,现任IEICE Trans Fundamentals刊物编辑的唐小虎教授,现任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编辑的马征教授,现主持由欧盟资助的国际科技合作EU-FP7-QUICK项目的方旭明教授,现主持由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的中英国际合作项目的陈庆春教授等。
范平志教授还是I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范平志教授1997年起受聘英国Leeds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起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迄今为止,他已在美国IEEE Press、英国RSP/John Wiley、德国Springer-Verlag、美国Nova Science和电子工业等出版社出版中英文著作8部(含编著);获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0项;在IEEE/IEE/IEICE等英文国际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另有中文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若干;发表论著被引用5100余次(Google Scholar, H-index=31)。
范平志教授主持完成了中英、中德、中美、中日、中俄、中韩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级研究课题,并通过科学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他指导毕业的博士生中,唐小虎获得200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唐小虎指导的博士生周正春也于2013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4名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9名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奖。范平志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通信-计算-存储协同理论、高移动宽带无线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设计与处理等。